

【概要描述】1月22日,新华社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为题,对南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详细介绍。报道称,历经多年改革实践,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以股权确权到户、三资平台管理、政经分开等为突破口,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摸索出一条可供借鉴的成熟模式。 事实上,不止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去年以来,南海区围绕“传承品质,成就品牌”工作主线,以国家级农村改革试点为抓手,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推进
【概要描述】1月22日,新华社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为题,对南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详细介绍。报道称,历经多年改革实践,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以股权确权到户、三资平台管理、政经分开等为突破口,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摸索出一条可供借鉴的成熟模式。 事实上,不止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去年以来,南海区围绕“传承品质,成就品牌”工作主线,以国家级农村改革试点为抓手,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推进
1月22日,新华社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为题,对南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详细介绍。报道称,历经多年改革实践,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以股权确权到户、三资平台管理、政经分开等为突破口,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摸索出一条可供借鉴的成熟模式。
事实上,不止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去年以来,南海区围绕“传承品质,成就品牌”工作主线,以国家级农村改革试点为抓手,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推进股权确权到户,不遗余力宣传农村改革成果,持续强化农村“三资”监管,全力以赴调处涉农矛盾纠纷……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南海不仅理顺了村居基层党务、政务、服务、经济管理各项管理职能,实现了基层治理逐步优化,也推动了农民财产收入稳步增加,构建起南海农村整体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承接改革试点 激发农村发展动力
与印象中“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村官不同,如今南海各个村居“书记”,更多的是集中于社区党务、政务、服务。这样的角色设置,源自于近年来南海在基层治理创新探索中,回归本源的一种做法。
自2011年开始,南海以“政经分开”为突破口,重新梳理明晰基层三大组织职能,将村(居)的自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与集体经济管理职能进行分开。南海1000多名村(居)干部角色就此转换。
“村居党组织、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职责不清,当村居出现矛盾纠纷时,角色尴尬,容易成为集体经济矛盾转移的对象。”南海区城乡统筹办主任刘锦枌说。
通过政经分开,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专心发展集体经济,而党组织则通过“三平台”和集体经济组织监事会对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监管,实现了集体资产“阳光”交易和财务“第三方”监督。目前,南海全区全部实现政经分开,构建“产权清晰、职责明确、管理规范、发展科学、分配有序”的基层管理新模式,为集体经济组织走向市场化打下坚实基础。
实际上,“政经分开”只是南海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此后,南海以强化村(居)党组织领导集体经济组织抓手,赋予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的唯一提名权、内部分工权和罢免动议权;实施“选聘分离”;推进“股权确权”,建立稳定产权关系;搭建管理交易“三平台”,推动集体产权市场化流转,实现了资产管理交易的阳光化、财务管理的透明化、股权管理交易的规范化,有效促进了农村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转。
在此基础上,南海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农业部、中央农办、林业局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单位为依托,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股份)管理流转交易办法》、《佛山市南海区股份合作经济社户内股权及成员证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打造全国股份权能改革典型示范样本,为国家制订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提供了依据。
南海还成功申报西樵镇为国务院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单位,指导西樵镇出台了《南海区西樵镇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方案》并通过国家审批,有效释放改革政策的综合效应,为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勇于攻坚克难 提前完成确权颁证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因股权利益纠纷而引发的各类矛盾,南海农改在理顺基层各类组织关系后,最终将焦点对准了问题的核心,即最终明晰集体经济产权边界。
在完成了土地确权等基础性工作,南海从2016年开始正式启动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更长期稳定的股权关系,从源头上减少新增的股权争议问题。
在深入总结南海历史上形成的股权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南海统一模式推进“确权到户、户内共享、社内流动、长久不变”的股权管理模式,积极提倡户内股权均等化,以户代表作为股权登记主体,明晰集体产权和股份分配关系,使农村股权从过去动态调整型向稳定规范型转变。
截至目前,全区有1823个集体经济组织完成股权确权章程表决工作,完成率为91.24%,已颁发《户内股权及成员证》230911本,颁证率95.67%,提前完成了省、市要求的确权目标任务。南海集体经济组织股权改革的一些做法还被写入中办发〔2014〕61号《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中,上升为国家政策。
2017年1月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副部长陈晓华介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两次提到南海的农村改革,肯定了南海做法。
事实上,南海的股权确权改革远没有看上去那么顺利。在历经艰辛提前一个月完成省、市任务目标后,2017年年中,省、市突然加码确权工作任务目标,要求年底前完成90%的确权颁证任务。针对这种情况,南海区城乡统筹办积极主动,化压力为动力,制定了倒排计划,以10余次会议、80余次督导、每周一次工作通报等形式层层压实颁证责任,最终才有了上述结果。
在此过程中,南海结合本地确权确股的特点,联合区档案局出台了《南海区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股权确权档案归档范围、期限,规定了全区股权确权档案管理程序和细则,这是全省第一个确权确股档案管理实施规定,为确权确股地区档案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深化基层治理 强化农村三资监管
“政经分开”后,党组织不参与直接管理,那如何监管集体经济呢?南海的思路是,通过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财务监管平台和股权管理交易平台“三个平台”,规定集体资产交易必须纳入资产管理交易平台进行,集体资产和账目必须纳入财监平台实时监控,社员股东股权必须纳入股权管理交易平台进行管理交易。
针对农村“三资”分布散、监管难、容易诱发腐败和利益纷争等问题,南海区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先后完成了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2010年建成)、集体经济财务监管平台(2011年建成)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股份)管理交易平台(2013年建成)区、镇(街道)、村(居)全覆盖,实现了资产管理交易的阳光化、财务管理的透明化、股权管理交易的规范化,有效促进了农村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转。
同时,南海还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股份)管理流转交易办法》,明确了股权转让、继承、抵押、赠与、担保的条件、程序,规定了流转范围,规范了股权交易行为,赋予了农民更多的股份权能。
截至目前,平台共成功交易78458宗资产,交易总标的金额954.1亿元,成交价格比底价提高了70.81%,集体经济财务监管平台在管财务账2759套,在管资金190亿元;全区83万社员股东的股权全部纳入股权(股份)管理交易平台管理。2011年至今,全区集体“三资”信访同比分别下降19%、53%、15%、12%和6%。
在此基础上,去年南海继续加强对村居“财”“物”“股”的监管。在“财”的监管方面,对系统进行升级,拓展系统模块功能,扫除财务管理漏洞,做到实时监控,实时分析,及时处理。在“物”的监管方面,推动农村集体资产台账信息全面上平台、村社两级交易事项全面上平台、手续不全资产交易全面上平台、集体经济收支事项全面上平台;在“股权”监管方面,升级股权管理交易系统,完善分红管理,新增福利分配模块,加强与财监系统的对接,丰富章程报备内容,要求及时更新录入。
除此之外,南海还着重强化对“人”的培训,实现培训全覆盖。通过采取集中培训、送课下乡、外出学习参观等多种形式,开展了2017年新一届村(居)“两委”干部、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财监平台工作人员的全培训,全年共培训300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下基层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履职能力。
严格的管理,创新的改革,扎实的培训,让南海“三资”管理工作成果斐然,被农业部授予“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荣誉称号,区城乡统筹办副主任吴炳洪还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个人”。
推动乡村振兴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七大战略之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为落实十九大精神,南海继续推进“五好”新村居建设,通过整合优化农村建设的各类扶持资金、政策和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城市升级向乡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与农村文化融合,把“五好”打造成南海区新村居建设的靓丽品牌。2017年,30个创建村居建设项目完成率为92.3%,累计投入2.98亿元。
在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方面,南海大力推进“梦里水乡”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设立了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财政专项奖补资金,积极发动群众、社会力量参与示范片建设,集中力量,连点、连线、成片推进,全面提升了南海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目前,该项建设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
为全面推进南海区“乡村振兴”工作,南海区印发了《南海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成立南海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区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区委、区政府有关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镇(街道)参照区规格,也相应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随后,南海组建了三个调研小组,拜访了党国英等国内知名专家,考察了北京市大兴区、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等国内先进地区,拟围绕优体制、固核心、活队伍、强抓手、拓空间、补短板6大方面统筹着力,制定了7个方面的提纲、40条具体问题,涵盖了优化村(居)管理体制、完善村民自治、集体经济组织系统治理、强化村(居)管理服务、拓展发展空间、夯实管理抓手、提升社会治理网格化水平等多个方面。
目前,南海已开始着手制订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该体系将提出未来一定时期内,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阶段目标任务、工作路径及举措等,形成“1+N”政策体系,推进南海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南海现实中瓶颈问题。
相关链接
央媒纷纷聚焦南海农村改革
1月22日,新华社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为题,对南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详细介绍。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中央级媒体关注南海农村改革了。
去年以来,全国各类高端主流媒体持续聚焦南海。中央电视台以农村土地确权专辑的形式拍摄介绍南海区确权确股模式,为党的十九大献礼;凤凰卫视《问道南海》系列专题片之《破局》专门讲述南海区农村综合改革成就,称赞南海进行了一场“郡县治,则天下安”的前沿探索;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对南海区城乡统筹办刘锦枌进行专访,赞扬南海区“政经分开”改革是全国农村基层治理的样板案例。
2017年1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年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副部长陈晓华在介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有关情况时,两次提到南海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央确权办主任、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在农业部核心期刊《农村经营管理》中发表文章,肯定了南海区的股权确权模式。
除此之外,南海还主动走出去推介农村改革成果,先后6次代表南海区或广东省参加全国政协、中央农办、农业部以及兄弟省市举办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发展、股权确权、股份权能改革工作交流座谈会,推介南海区农村综合改革经验做法,得到上级领导和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扫一扫,手机浏览
版权所有:广东金宇恒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53852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顺德 会员登录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