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农村三资监管经验可借鉴
“南海搭建‘三资’监管平台后,因‘三资’引发的农村信访问题大幅下降,说明南海对‘三资’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这对全省各地的农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昨日,全省地级以上市信访局长专题研讨班成员到南海参观,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林耀明高度肯定南海农村“三资”监管平台的建设,认为其经验值得全省借鉴。
当前,农村信访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因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不清不楚,而牵扯出大量的矛盾。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表示,一定要重视信访所反映的问题,追踪原因,寻找病根所在。
据南海区城乡统筹办公开的数据,2015年全区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总量392.31亿元,在管合同7.5万宗,总标的金额达到422亿元,社员股东80万人。在2010年“三资”监管平台搭建前,农村集体的“三资”监管难、争议多,涉农信访成为影响基层稳定的重要因素。
“资产多、分红多的地方,如果管理不到位,往往就会变成矛盾的集中地。”黄志豪表示,南海通过建设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集体经济财务监管平台、股权管理交易平台,创建出“统一平台、管理动态、交易阳光、监控实时、信息共享”的农村“三资”管理模式。
会上,南海区城乡统筹办工作人员现场登录三个平台的管理系统进行演示。工作人员介绍,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实现了对全区集体资产的全面覆盖、分级管理、阳光交易;集体经济财务监管平台实现了第三方机构派驻农村,实时在线监控,财务收支、财政专项资金实现统一管理;股权管理交易平台则实现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管理的统一科学、公开透明。
林耀明特别向前来参观的各市信访局长介绍了南海搭建的股权管理交易平台,“这个平台搭建后,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股份只能在社内流通,确保了村民的利益不受外界影响。”
三大平台建成之后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自平台运行以来,集体经济矛盾纷争大幅下降,2011年至2015年间,全区涉农信访同比分别下降19%、53%、15%、12%和10%。
南海区城乡统筹办副主任吴炳洪表示,“三平台”的建成运行,不仅减少了信访量,还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提升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保障了农村的稳定和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