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政府 构建智慧城市“核心大脑”


分类:

作者:

来源:

浙江新闻

发布时间:

2016-09-09

   早在2014年,宁波就启动了政务云计算中心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宁波以政务云为智慧城市“核心大脑”,已初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各种信息资源的融合、共享和应用。

  同时,宁波政务云从基础设施支撑、共享数据处理、公共平台服务三个维度全面构建智慧城市的政务云服务能力,以技术和机制的“双重”创新,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政务云发展模式。

  “云”筹帷幄

  全面构建政务云服务能力

  据了解,整个宁波市政府数据中心拥有300多种不同的设备,几乎每个政府部门网站和系统都建有自己的机房,配备专门的技术维护人员,每年安排专门的维护费用,运维管理成本非常高,而且各部门各自为政、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网站发展不平衡、网站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而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建设“智能、集约、节能、绿色”的智慧城市,急需整合离散的数据以支撑城市运行和管理决策,满足社会公众的个性化、一站式服务需求。

  宁波政务云的建设就是从顶层设计上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为全市政务资源管理、应用支撑、数据共享、服务保障的总枢纽,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大脑”。

  宁波政务云计算中心是智慧城市和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基础设施保障基地,可提供基础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库管理资源,为各应用部门提供响应及时、安全可靠的运行保障服务。

  各政府部门可以在“政务云”这一平台上,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取所需的软件、硬件、数据和应用服务。云服务模式给智慧城市建设和电子政务转型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和解决方案。


  共享信息提高效率

  集中管理降低成本

  宁波政务云计算中心不仅是各部门应用系统的“容器”,更是各应用系统共享数据的“超市”和“加工厂”。

  目前,中心已采集了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宁波市公安局、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宁波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8个部门的数据,梳理包括法人基本信息、常住人口信息、房屋信息、育龄妇女信息、党员信息等33类数据资源,当前数据记录总量约3251万条。这些汇集在“超市”中的数据,经过统一数据架构平台关联分析的“加工”处理后,形成了约6683万条的数据记录。以市政务计算中心为核心的全市政务数据共享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了双向互动、有序交换、深度融合、按需服务、良性循环的集约化政务数据生态圈。

  据测算,按目前宁波城市政务云的支撑规模,已直接节约市财政建设资金约5000万元,后期运行维护经费每年节约1000万元。随着“入驻”系统的不断增加,集约化建设的节省效果越发明显,最重要的是带来了全市政务数据的“沉淀”和交换体系的建立。

  目前,宁波政务云计算中心已基本完成了统一数据架构平台、政务网站集约化平台、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政务版)、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视频会议系统、短信平台的统筹建设。通过统一的数据架构平台,已经开始为宁波市国家税务局等10个部门提供共享服务。政务网站集约化平台建设进步完成,未来,宁波还将积极推动城市公共设施物联网平台建设,实现宁波城市物联感知数据的汇聚共享和应用开发。

  “拎包”入驻

  享一站式服务

  宁波政务云已初步形成了电子政务一体化布局、系统化设计、集约化建设的发展格局;初步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数据架构体系,提升了数据融合与共享的能力;同时,完善了公共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为电子政务的深化运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各个部门可“拎包”入驻,享受一站式服务,各个应用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从此可以“轻装上阵”。

  截止到2015年底,宁波政务云已入驻单位30个,其中市级部门19个,县(市)区政府11个;布置了530多台虚拟服务器,云资源使用率已超过85%,已使用和测试系统超过85个。

  “拎包”入驻一站式服务保障模式也对宁波政务云计算中心的运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宁波政务云计算中心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加强建设:一方面,加强政务云计算中心内部管理的标准化、自动化,保障政务云运维和运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加强政务云计算中心服务能力的自助化,市政务云将建设统一的服务门户、服务流程、服务目录,实现各部门方便、自主地选择和获取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