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恒助力深圳首个区级集体经济综合管理系统启动
4月14日,深圳市坪山新区举行坪山新区集体经济综合管理系统启动仪式,联合广东金宇恒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运用科技手段,推出集体资产管理平台、集体资产交易平台、股份合作公司财务监管平台、基层干部出国(境)证照监管平台“四个平台”管理系统,进一步推动“三资”管理的透明和规范,实现“三资”管理突破。
“三资”(资产、资金、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采用统一平台对集体资产管理、交易、财务监管和出国(境)证照实行全方位、全流程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管,提高集体经济管理水平,让社区资产交易规范、公开、透明。
据悉,这是坪山新区在基层治理上的又一突破。针对其他地区“三资”交易范围窄、方式单一、手段落后的问题,坪山新区在启动了坪山新区集体经济综合管理系统之外,也发挥了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优势作用,并在14日同期上线运行了坪山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2.0版,使得坪山在“三资”交易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领先各地。
1. 启动集体资产管理“四大平台”
“互联网+”实现“三资”规范化管理
如何用科技手段进行“三资”规范化管理,以提高集体经济管理规范化,提升社区治理水平?14日,坪山新区举行坪山新区集体经济综合管理系统启动仪式,推动集体“三资”管理的透明和规范。这也是深圳首个区级集体经济综合管理平台。
当前,“三资”是社区集体经济的血脉,是转型发展的本钱,如果“三资”管理不好,股份公司生存将受到威胁,甚至直接影响党组织在基层的公信力。
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2014年,坪山积极探索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在深圳全市实行了“政企分离”,社区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今年,坪山继续在社区治理上下功夫,运用“互联网+”形成对“三资”的规范化管理。
说起为什么开发这样一套系统,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备亮出了家底,当前,坪山共有股份合作公司185家,截至2015年底总资产共约65亿元,但集体经济的资产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资产台账信息缺失严重,容易造成资产流失。以往的集体资产处置大多属于自操自办模式,交易过程公开公平程度低,一些社区过去把土地、房产、物业转让出去时的手续也不完善,成为了社区群众反映意见的热点,也容易滋生腐败。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去年开始,坪山新区就出台了“三资”管理和公开“1+7”文件,并在深入学习了多地管理经验基础上,运用科技手段,在去年逐步搭建“三资”管理平台,并于14日正式推出了集体经济综合管理系统,建成集体资产管理平台、集体资产交易平台、股份合作公司财务监管平台和基层干部出国(境)证照监管平台“四大平台”。张备表示,这套系统实现了对集体资产管理、交易、财务监管和基层干部出国(境)证照实行全方位、全流程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管。
这套系统的开发,推进了“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将物业交易、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交易纳入系统集中管理,在“三资”交易上实现了基层治理的突破。
2. “三资”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
省内率先完成“三资”交易业务全覆盖
坪山新区集体经济综合管理系统,是怎样操作的?
14日的启动仪式上,坪山新区相关负责人也作了介绍。其中,集体资产管理平台是以各股份合作公司以资产清查结果为基础,对集体厂房、商铺、宿舍、土地等资产资源进行梳理,按照“一资产一名称一编号”和“不重不漏”原则,建立集体资产资源全流程台账,将资产名称、位置、现状、照片等基础数据全部录入平台,集中管理、动态监控,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比如物业租期到期系统将自动预警)。
集体资产交易平台,是将“两类用地”土地使用权、建设工程招投标、货物和服务采购、集体物业出租等纳入平台,确保资产交易在立项审批、信息发布、结果公布等环节的规范化、信息化和透明化,在全市率先实现对“三资”交易有效监管。
股份合作公司财务监管平台,是对股份合作公司资金、票据、合同、固定资产、收益分配等8个重点方面,通过平台集中会计核算,由办事处财管中心负责代理记账,由新区、办事处二级对公司财务进行实时监管,平台与银行系统实时对接,从而掌握各账户资金动向,一旦发生异常变动就自动报警。
基层干部出国(境)证照监管平台,则是将社区综合党委书记、副书记、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和居民小组长等关键岗位人员因私出国(境)证件,统一录入平台管理,实行全区联网实时监管。这些人员去过哪里、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回、哪里审批、哪里备案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有效防止了相关人员擅自离境。
当前,坪山新区共有185家股份合作公司(分公司)约1628宗可经营性及非经营性资产,截至目前,在集体资产管理上,交易面积619万平方米,占地面积356万平方米已录入平台管理,实行全方位动态数据管理。
通过系统,坪山新区的“三资”交易范围不仅仅覆盖了物业交易,同时也在广东省内率先拓展到集体用地使用权交易、建设工程招投标、货物和服务采购范围,完成了“三资”交易的业务全覆盖及交易有效监管。
“当前,坪山新区实现了‘三资’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坪山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配合14日新区集体经济综合管理系统的正式上线,实现“三资”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当天,深圳市唯一集货物与服务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集体物业交易、集体用地使用权交易四类业务于一体、实现了减价交易和增价交易于一身的区级集体资产交易平台2.0版本,也在凌晨正式上线,今后开始集体“三资”交易业务将按照平台运作、规程执行、模板使用、主体监管“四个标准化”的运作模式正式纳入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统筹管理。
截至今年4月8日,“三资”交易共计124项,交易金额达25.11亿元,节约和增值资金12.79亿元。通过将股份合作公司“两类用地”土地使用权、建设工程招投标、集体物业出租、货物和服务采购等纳入平台实施阳光交易,有效解决了资产经营不增值、资源交易不透明的问题。
3. 给集体经济监管戴上“紧箍”
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迈出新步伐
“坪山新区上线集体经济综合管理系统,是坪山在深化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上迈出的一小步。今后,坪山将继续加大改革探索力度,推动系统功能的不断拓展和完善,努力为深圳全市基层治理改革作出积极贡献。”张备说。
“我们开发这套系统的初衷,在于用公开的倒逼形式规范社区集体经济的规范行为,让社区经济以公开促规范、以规范促公平、以服务促管理、以竞争促效应。”坪山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套系统的应用充分尊重了社区居民的意愿,使每一个居民都能了解社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各项内容、过程、结果等真实情况,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融合各地集体经济管理系统的先进功能,结合坪山特色,坪山新区集体经济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三大创新。
首先,“四大平台”所有的数据完全基于同一系统数据库管理,对内实现了数据共享,确保了所有数据的实时性、稳定性、真实性。对外,坪山通过建立通信专网与银行系统实时对接,将原各地银行数据更新时间由1天直接提升为实时,极大地提高了社区集体经济财务监管系统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其次,集体经济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功能协同,例如,在集体资产管理平台中某个资产信息发生变化,那么在集体资产交易系统中的资产信息将随即同步,而其交易结果也会实时反馈回资产管理平台,更新其资产交易状态和合同信息,并且在财务监管平台上实时反映,在方便股份合作公司收支处理的同时,第一时间纳入财务监管。资产管理、资产交易、财务监管三个平台各自能够独立运行,同时又互为协同,相互制约,对集体经济各环节形成了管理闭环,不留死角。
再者,坪山新区在同一个系统中实现了新区和办事处两级纪检、组织人事、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产业发展等多部门的协同管理,打破了以往一个职能部门一套管理系统的固有系统建设方式,实现了“三资”管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