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村三资监管平台
1)项目背景
2011年,在北京市经管站的主导下,北京市现已建设并实施应用了多套农村信息化应用系统,以村、乡镇、区县、市四级部署的模式,涵盖了全北京市4000余个村级组织、192个乡镇、14个郊区县,业务管理范畴覆盖了基层农村人、财、物管理的各个方面,拥有扎实的基础工作和庞大的数据信息量。各套信息化系统相互联系紧密,即为业务系统也为管理系统,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对基层农村的各个业务范畴、热点、重点进行管理,相互补充,加强了基层农村管理的基础工作,提升了村级人员素质与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已有建设成果的局限性与不足逐渐体现。各套应用系统针对性、专业性较强,对应用人员要求较高,提高了推广应用的成本;各系统各自面向部分特定应用人群,相互之间的联系基本为系统之间的数据与业务关联,用户层面的直接联系较弱,需要从多个用户入口进入方可观其全貌;业务操作、管理决策、监督公开所占的比重呈阶梯状下降,未形成并驾齐驱的态势,存在短板。
为了综合解决北京市基层农村集体经济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信息化,适应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有效加强对农村三资的监督力度,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业务流程,因此实施了《北京农村三资监管平台》项目。
2)平台介绍
《北京农村三资监管平台》是统一的用户入口,以集成的方式将现有的信息化系统整合为监管平台的子系统,用户可通过统一的入口进入后根据其权限及业务需求访问不同的子系统,同时也能够通过各子系统自有的用户入口直接进入。
《三资监管》平台的实施,形成全市农村信息化应用“一个基础平台、十一个子系统”的结构,由《三资监管》为所有的应用系统、子系统提供集成平台支撑,各子系统则充实监管平台的应用内容,并形成各自相辅相成,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针对性,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三资监管》平台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结合体。
《三资监管》平台的集成结构如下图所示:
3)实施成效
1.通过规范业务、优化工作流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
2.实现农村基层业务管理一体化,加强农村三资的监督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3.实现业务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各种指标统计分析、对比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为分析人员提供多种分析工具,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4.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实现系统间无缝连接。